一品楼品凤楼论坛qm_验证qm楼凤论坛技师社区_夜猫子品茶论坛网址_一品楼品凤楼论坛qm

国内渔业动态

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渔业动态 - 正文

海洋固碳在行动(美丽中国·降碳减排在行动②)

日期:2021-01-27 09:15    作者:    来源:人民日报     打印    加大 减小

核心阅读

海洋碳汇是指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海洋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其中,海草床、红树林和盐沼等海岸带生态系统能够捕获和储存大量的碳并将其永久埋藏在海洋沉积物里。

我国正采取多种修复?;ご胧?,挖掘海洋碳汇潜力。

海草床、红树林和滨海盐沼等海岸生态系统能够捕获和储存大量碳并将其永久埋藏在海洋沉积物里,因而成为地球上最密集的碳汇之一。这些生态系统的固碳潜力如何挖掘?

增加海草床面积、海草覆盖度,恢复物种多样性

沿海居民对海草并不陌生,它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沿岸海区的浅海水域。

在适宜的环境中,海草大面积连片生长,形成海草床。海草床在全球分布面积不大,仅占海洋面积的0.1%,却在?;ど锒嘌浴⒕换实确矫娣⒒幼胖匾饔?。据估算,全球海草床年固碳量约占海洋总固碳量的18%。

“海草床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通过减缓水流促进颗粒碳沉降,固碳量巨大、固碳效率高、碳存储周期长?!弊匀蛔试床勘焙>纸淌诩陡吖に挝呐艚樯?,但同时,海草床也是一种比较脆弱的生态系统,对生长条件要求高,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为了更好地维护海草床的固碳效益和生态功能,我国正在抓紧推进针对海草床的?;ば薷垂こ獭?/p>

2020年,自然资源部组织开展了海草床生态系统的调查与评估,以掌握海草床分布、生态状况,评估其受损情况。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海草床面积9000多公顷,分布范围较广泛且海草类型多样。同时,科研人员也在努力通过生境恢复法、移植法和种子法等修复方法增加海草床面积、提高海草的覆盖度以及恢复栖息于海草床物种的多样性。

2020年,自然资源部还组织河北省在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中开展滨海湿地修复,其中,在唐山市曹妃甸区实施了曹妃甸—龙岛西北侧海草床?;び胄薷垂こ蹋ㄒ黄冢?,针对目前我国已知面积最大的海草床曹妃甸—龙岛海草床,人工移栽海草植株450万株,人工底播海草种子800万粒,形成人工修复区144.9公顷、补植保育区155.1公顷。

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红树林面积净增加的国家

在我国浙江、福建、广西等省份的沿海地区,生长着大片红树林。据介绍,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碳密度显著高于同纬度其他生态系统。

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教授王文卿介绍,红树林大多分布在沉积型的海岸河口。上游河流和海洋潮汐共同作用,给这些地方带来了大量外源性碳。这些外源性碳被红树林捕获而积累在红树林沉积物中?!耙蛑芷谛缘难退焓髁殖粱锍て诖τ谘嵫踝刺?,根系和凋落物因缺氧而分解速度慢,给碳埋藏创造了理想条件。曾有研究发现,有些地区的红树林泥炭甚至可达十几米之深。”王文卿说。

“海水养殖污染、病虫害、围填海等会造成红树林生态系统的退化。只有加强红树林?;ず托薷?,才能提升红树林的碳固持能力?!蓖跷那浣樯?,近年来,我国红树林的?;ちΧ热找婕忧浚壳叭殉闪⒘顺?0个以红树林为?;ざ韵蟮谋;さ?。2000年以来,我国成功遏制了红树林面积急剧下降的势头,通过严格的?;ず痛蠊婺5娜斯ぴ炝?,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红树林面积净增加的国家之一。

近年来,自然资源部指导沿海有关地方政府实施“蓝色海湾”整治行动项目,累计营造和修复红树林360多公顷。2020年8月,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印发《红树林?;ば薷醋ㄏ钚卸苹?020—2025年)》,明确到2025年营造和修复红树林18800公顷。

开展滨海盐沼的生态保护修复

滨海盐沼湿地也叫潮汐沼泽,是位于陆地和开放海水或半咸水之间,伴随有周期性潮汐淹没的潮间带上部生态系统。这里的地表水呈碱性,土壤中盐分含量较高,分布着芦苇、碱蓬、柽柳等植物。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白军红告诉记者,滨海盐沼是我国滨海湿地中典型的海洋碳汇生态系统,具有巨大的碳捕获和封存潜力。

据了解,由于滩涂围垦活动,以及全球气候变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等,盐沼湿地的分布面临陆海两个方向的挤压,造成较大面积的盐沼受损、退化。另一方面,外来入侵物种互花米草会挤占原有盐沼植被的生存空间,造成本地植被退化严重,改变了盐沼生态系统原有结构和功能。

“十三五”期间,自然资源部通过组织实施“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海岸带?;ば薷垂こ痰?,对退化的盐沼生态系统开展修复,恢复其生态功能。同时,开展互花米草的治理方法研究,形成了综合生态治理方案,并已通过试点证实其具有良好效果。

白军红建议,要加强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促进对现有滨海盐沼湿地的?;?;进行水文—生物连通的系统修复,提升盐沼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建立陆地缓冲区,有效截留污染物,并为盐沼向内陆迁移提供空间。